nav02.jpg

戴明的高明之处(一)

0
点击数:2,665 次

Deming毫无疑问,这篇博客依旧是关于精益生产,只是切入点是戴明及戴明背后质量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被广为传颂且影响深远。

简而言之,这套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戴明十四点”和用来诠释和说明这“十四点”的背景知识体系,背景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地解答和消除人们在理解相关内容的疑惑和误解,为管理层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设计有效质量管理系统提供关键的思路。

戴明的背景知识体系由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分别是:(1)重视系统 (2)理解变异 (3)知识的理论性 (4)心理学 第一点和第二点固然高屋建瓴但是也算循规蹈矩,但是第三点和第四点却有些出人意料且充满趣味,现从第三点切入讨论并陈述自己由此联想到的对于精益的一些粗浅认知。

知识的理论性已经超越了质量管理,它讨论的是知识的本质和范围,已经有一些哲学思辨蕴含其中-戴明的系统深受《Mind and the world》的作者刘易斯的影响。刘易斯宣称“没有不需要诠释的知识。诠释,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如果总是要由进一步的经验来检验,那么知识怎么存在?!根据过去而对未来进行的推断最多也只是可能,而这种可能性也必须建立在不只是或偶然的基础之上”这段话比较清晰的诠释了经验的局限性和对理论的推崇,即管理者必须理解事情是如何运转的,影响未来的决策为何有效。任何理性的计划,无论多么简单,都必须预测其相关条件,行为和绩效,这种预测应当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

例如,照猫画虎的运行一个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某种统计分析并非难事,但是这样做存在着工具使用不当的风险。事实上,如若不充分的理解这些统计工具和方法背后的假设和理论,要想正确的应用这些工具是巨大的挑战。如同有些管理者只是通过参观和学习以照搬和模仿成功者的经验,却不从理论上加以理解,这非常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戴明强调,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知识的存在,而依靠经验是无法建立起一套理论的。正因为如此,戴明从来不向管理者们提供任何现成的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或药方,他只是让管理者理解和发现事情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对于他们自己的组织而言怎样才是合适的—这正是戴明的高明之处。

BY 陈辉(Ray Chen)

注:未经同意,转载必究。